序号 | 标题 | 发文字号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
为筑牢未成年人安全防线,暑期来临,7月4日,永昌县人民检察院联合永昌七中开展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座谈会。
座谈会上,县检察院工作人员围绕家长监护权的行使与青少年的成长,结合真实案例开展法治宣讲,帮助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呼吁家校联合做好暑期未成年人的教育与防护。
聆听了真实案例,了解了各类潜在风险,家长们表示要加强暑期未成年人的监管,提高防范意识,平安而充实地度过这个暑假。
为使我县2025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顺利进行,根据省教育厅和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的要求和我县实际情况,现将2025年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有关事宜通告如下:
一、贷款受理时间
7月2日—9月30日(8:30—11:45;14:30—17:30),双休日正常休息。
续贷及在校生首贷:7月2日—8月10日
新生首贷:8月1日—9月30日
二、贷款受理方式及受理地点
贷款受理方式:2025年,助学贷款续贷通过网上远程办理和现场办理两种方式开展。建议续贷同学尽量通过网上远程办理,首贷学生需到现场办理。
贷款受理地点:受理点设在永昌县教育局一楼资助大厅。
三、贷款政策
申请学生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诚实守信,遵纪守法;
3.被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含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科研院所、党校、行政学院、会计学院(学校名单以教育部公布的为准)正式录取,取得真实、合法、有效的录取通知书的全日制新生(含预科生)或高校在读的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含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生;
4.学生本人入学前户籍、其共同借款人户籍原则上均在本县;
5.家庭经济困难,本人及家庭的经济能力难以满足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基本支出;
6.当年没有获得其他的国家助学贷款。
共同借款人需满足以下条件
1.原则上应为借款学生父亲或母亲;
2.如借款学生父母由于残疾、患病等特殊情况丧失劳动能力或民事行为能力的,可由借款学生其他近亲属作为共同借款人;
3.如借款学生为孤儿,共同借款人则为其监护人,或是自愿与借款学生共同承担还款责任的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4.共同借款人户籍与学生本人入学前户籍原则上均在本县;
5.如共同借款人不是借款学生父母或其监护人时,应为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6.未结清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或高校助学贷款)的借款学生不能作为其他借款学生的共同借款人;
7.如借款学生申请助学贷款时未满16周岁,共同借款人应为其监护人,此种情况下,办理贷款时需提供相关监护关系的证明材料。如借款学生与其监护人户籍不在同一县(市,区),应在学生户籍所在县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理。
贷款额度
1.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按年度申请、审批和发放;
2.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含第二学士学位、高职学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20000元,且不低于1000元;全日制研究生(含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25000元,不低于1000元。助学贷款优先用于支付在校期间学费和住宿费,超出部分可用于弥补日常生活费。借款学生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贷款金额,对于确有需要的,可以顶额办理。
贷款期限
助学贷款期限为学制加15年、最长不超过22年,还本宽限期为5年。
贷款利率
执行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发布的同期五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70个基点(即LPR5Y-0.7%)。
四、申贷材料
(一)首贷材料
1.借款学生身份证原件(需在有效期内);
2.共同借款人身份证原件(需在有效期内);
3.录取通知书(或学生证)原件;
4.《申请表》原件;
5.户口簿原件;
6.未通过预申请的学生还需提交《认定表》,《认定表》在学生在线服务系统同申请表一同导出。
注:办理首贷时,如果学生及共同借款人不在同一户口簿上,县级资助中心需查验双方户口簿原件,无需留存户口簿复印件;在校生首贷时,若借款学生《学生证》丢失,县级资助中心可以要求学生提供所在高校开具的《学生在校证明》,查验通过后留存;也可以要求学生提供中国高等教育信息网(学信网)下载的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代替《学生证》。
(二)续贷材料
1.办理人本人身份证原件(需在有效期内);
2.借款学生或共同借款人签字的《申请表》原件。
注:办理续贷时,如果共同借款人发生变化,需要先办理共同借款人变更手续,才能进行续贷申请(变更共同借款人需借款学生和新变更的共同借款人同时前往县资助中心办理)。
五、贷款流程
首贷学生(新生及在校首贷学生)
有贷款需求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登录国家开发银行学生在线服务系统 (https://sls.cdb.com.cn)或下载国家开发银行国家助学贷款APP注册后登录 → 完善资料,填写贷款申请信息完成申请,导出并打印《申请表》(申请表也可在现场办理时免费打印)→ 和共同借款人携带所需材料到县教育局窗口签订《合同》→ 绑定交通银行“助学贷”→开学报到时将《受理证明》交就读高校并督促高校于10月10日前将电子回执录入系统。
续贷学生(远程办理)
登录国家开发银行学生在线服务系统(或下载国家开发银行国家助学贷款APP注册后登录)首先完善更新借款人和共同借款人信息 → 填写贷款申请信息 → 选择“网上签订合同”→ 身份验证 → 确认提交 → 接收回执验证短信(续贷远程受理的合同经县资助中心审查通过后,将向学生手机发送回执验证短信,短信内容包括借款人信息、合同信息以及六位数字的合同回执验证码;同时,学生可以在收到短信后登录在线系统,下载并打印受理证明)→开学报到时将《受理证明》交就读高校并督促高校于10月10日前将电子回执录入系统。
首贷现场受理流程1.审核资料;2.扫描证件、拍照上传;3.签订合同;4.打印合同及受理证明;5.首贷学生下载交通银行APP,实名注册绑定交通银行账户(贷款办理成功24小时以后)。
六、其他事项
(一)《申请表》所有项均为必填项,借款学生在系统中导出后,不得做任何改动。
(二)现场办理前,续贷学生需要登录学生在线系统提交本人续贷申明,并且每年至少两次登录系统维护有关信息(系统会自动记录有关登录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对于坚决不维护学生在线系统信息的借款学生,县资助中心可以谢绝办理下一年度助学贷款。
(三)高校回执录入截止时间为10月10日前,未在规定时间内录入回执的,视为借款学生自动放弃当年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申请。
(四)为了便于资助中心工作人员顺利进行助学贷款信息录入、合同签订,请勿向学生在线系统上传身份证、学生证、录取通知书等图片资料。
(五)借款学生学段发生变化(如专升本或考取研究生),请于8月20日前持身份证、毕业证、录取通知书等原件到现场受理点申请就学信息和还款计划变更。
七、其他
(一)永昌县学生资助中心地址:永昌县城关镇北大街8号;
(二)联系、监督电话:0935-7522480 0935-7522309;
永昌县学生资助中心
2015年7月4日
近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2025年永昌县高考报考1897人,其中普通高考报考1444人,中职升学报考453人。全省高职综合评价录取考生27人,消防单招录取1人,全县实际参加普通高考考生1416人。
2025年高考将于6月7日至9日进行,三天共进行八场考试,设置常规考点2个(永昌一中、永昌职专),普通考场50个(物理类考场37个、历史类考场13个)、备用考场5个;设置备用考点1个(永昌七中)。
目前,永昌县高考各项组织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5月8日,全市“德润校园・学在金昌”八项行动观摩交流活动走进永昌县各学校。
来自全市各中小学约60名德育校长先后走进永昌县第二小学、第三中学、朱王堡中心小学观摩交流学习,每到一处都仔细聆听、观看、学习各校在阅读润心、体育强身、劳动砺志方面的创新做法、典型经验和成绩成效。
永昌二小“阅读润心”项目秉持“云川四有精神”,致力于培育“云川六质”美少年,构建起“云川六维”课程体系,形成了“云川文化”奠定课程厚度、“两全一多”夯实阅读过程、“静动结合”丰富阅读内容、“六位一体”拓展阅读模式的四大特色。
永昌三中“体育强身”项目采用“2+N”活动模式,在课后服务时间划分了各类活动场所,让学生参加自己喜爱的篮球、排球等竞技类活动以及秧歌舞、彩带龙、安塞腰鼓等传统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特长,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朱王堡中心小学“劳动砺志”项目将二十四节气与劳动教育课程相融合,开展了以“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为主题的劳动教育,在劳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用心去体会感悟二十四节气的内涵,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据悉,自“德润校园·学在金昌”八项行动特色品牌创建以来,全县各校共创建20多个特色品牌项目,非遗剪纸、劳动实践、艺体活动等特色已成为校园文化的闪亮名片,家校社共育网络日益完善,课后服务惠及万千学子,释放出了“以德润心、以文化人”的育人效能。
近年来,永昌县紧扣“三全育人”目标,以“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为抓手,深耕五育并举、协同育人,全面普及“人人都有爱好、个个加入社团、班班都有球队、校校争创特色”的素质教育理念,联动打造教学主课堂、思政小课堂、网络新课堂、社会大课堂,形成了“每个孩子都被看见、每个优点都被鼓励”的教育氛围,构建起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立体化育人体系,推动全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为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部署,落实教育部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的工作要求,持续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活动管理,现将《2025年永昌县中小学校社会事务“进校园”活动白名单(县级)》予以公布。欢迎广大师生及家长对社会事务“进校园”活动进行监督,如发现违规开展社会事务“进校园”活动,请及时向永昌县教育局反映。
监督举报电话:0935-7521881
监督举报邮箱:643950939@qq.com
监督举报地址:永昌县教育局二楼教育办公室
附件:永昌县中小学校社会事务“进校园”活动白名单(县级)
4月9日,由团县委、县教育局、县少工委联合主办的“高举队旗跟党走 星星火炬向未来”少先队辅导员专业技能比赛在县融媒体中心演播厅举行,来自全县各中小学的15名优秀辅导员同台竞技,以专业素养诠释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使命担当。
本次比赛紧扣少先队工作核心,设置少先队活动课说课展示、少先队工作情景处理模拟、政治理论考试三大环节,全面考察少先队辅导员的政治素养、教育能力和应变能力。在说课环节,辅导员们围绕红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小学生价值观培养等内容,从设计思路、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方面展现了新时代少先队活动的育人导向。在少先队工作情景处理模拟环节,辅导员们随机抽取题目,现场进行回答,考验大家的应变能力与临场决策能力。政治理论考试环节则重点考查辅导员对政治理论、少先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夯实辅导员的理论根基。
经过一天的激烈角逐,比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及优秀奖4名,并为获奖选手颁发荣誉证书。
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晓梅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