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专栏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序号 标题 发文字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工作机构
市政府工作机构
领导简介
简       历:
工作分工:
关闭
永昌县奋力书写节水增效新篇章

祁连山秀美壮丽,郁郁葱葱的树木覆盖山峦;乡野间绿植环绕,田野上芳草萋萋,生机勃勃的景象随处可见。盛夏时节的永昌沉浸在绿水青山的怀抱中,生态节水建设的热潮涌动,绿色发展的活力四溢,这份美丽的生态画卷,正是永昌县生态环境节水工作的生动写照。

节水于“制”从严管水。近年来,永昌县立足县情和水情实际,坚持把节水型社会建设摆在全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文明的战略高度来抓。不断完善压实工作责任,完善责任体系。进一步优化了“河湖长制+林长制”组织架构,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协同联动。通过联合执法行动,提升管理效能,确保河湖管理保护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通过河湖长动态调整和责任递补机制,截至目前,各级河湖长巡河履职5138次,巡河率同比以往有较大提升。深入开展乡村河湖共建行动,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引领型村庄涉及的河道沟渠进行摸排检查,及时整改发现问题。对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和超采突出问题,制定印发《严厉打击违规取用地下水行为“五联”机制》《地下水超采管控治理“九到位”措施》等文件,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全面规范地下水取水用水秩序,强化执法监管,确保地下水管理依法依规、科学有序。着力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从严管水格局,以刚性制度约束倒逼全社会节水意识提升和节水行动落实。

节水于“治”高效用水。永昌县创新构建四位一体节水体系,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成立10个节水灌溉技术包抓组,常态化开展专业培训,培训种植户400余人,累计推广节水种植40.9万亩;加强工业企业用水监管,引导企业进行节水技术改造,推动工业园区63万方中水利用项目建成投用。进一步加快县城供水及雨污分流管网提升改造工程,现已生产再生水107.19万立方米;加快推广乔灌草结合绿化模式,计划选用耐寒树种造林0.77万亩,现已完成0.6万亩。同时,永昌县立足县域水资源短缺现状,构建起“源头治理、过程管控、循环利用”的全链条节水体系。通过河道清淤整治、水土流失治理等工程,修复生态水网,提升水资源涵养能力,从源头上改善水环境;在用水过程中,推广安装智能水表、建设数字化监测平台,对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用水实现精细化管控,实时掌握用水动态,及时发现并解决浪费问题。让每一滴水都发挥最大效益,真正实现节水与高效用水的有机统一,为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水资源保障。

节水于“知”全民护水。在创建节水型社会过程中,永昌县积极开展节水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活动,以“知水、爱水、护水”为主线,推动节水意识深入人心,凝聚起全民节水护水的强大合力。凝聚全社会节水爱水护水共识,引导全民成为节水爱水护水的“践行者”。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等契机,利用拉横幅、发放彩页、新媒体推送等形式开展节水宣传活动,坚持“线上+线下”有机结合,向群众涉水法律法规和节水知识,提高居民节水知晓率,全社会营造节水、爱水、惜水的氛围更趋浓厚。

此外,还创新推出“节水志愿者”服务模式,志愿者们深入街头巷尾,发放节水倡议书,开展节水宣传,对身边的浪费水行为进行劝导。如今,“节约用水、人人有责”的理念已在永昌县蔚然成风,从家庭到单位,从个人到集体,全民节水护水正成为守护绿水青山的生动实践。

善节水者,必善长久。水资源,事关国计民生,涉及千家万户。下一步,永昌县将持续深入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治水方针,以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抓手,打好顶层设计、系统节水和宣传教育“组合拳”,建立保障有力、运行高效、科学发展的水资源管理体系。持续巩固节水创建成果,营造水环境保护氛围,拧紧“节水阀”,做好“水文章”,推动永昌节水事业高质量发展,谱写城水和谐共融的美丽新篇章。

永昌县城郊林场全面开展森林抚育守护生态“高颜值”

为全面提升森林质量,巩固生态建设成果,永昌县城郊林场认真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林长制”为抓手,“林”上发力、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林木修枝、扩穴及植树沟清理等抚育工作,进一步优化林分结构,促进林木健康生长。

在金永高速、百里生态林区管护人员手持高枝锯及树剪,精心为林区每一株林木“梳妆打扮”,对国槐、新疆杨进行修剪、整形,去除枯死枝、下垂枝及侧枝,确保树木疏密得当、整齐美观。在污水厂、水云山林区护林员们你一锹、我一铲为林区云杉、国槐及花灌木进行根系“解绑”,扩穴松土,同时,清除植树坑内杂草、杂物等,为林木打造“营养驿站”,助力其生长。

通过采取修枝、扩穴松土等抚育措施,有效改善了土壤结构及林木生长环境,增强了林地蓄水保墒和林木抗逆、耐旱、抗病虫害能力,提高了林分质量。同时,有效改善了景观景致,森林质量和生态效益进一步提升。

县城郊林场将持续加大林木抚育管护力度,充分靠实靠牢林长监管领导责任,压实压紧护林员巡护管护责任,致力“扩绿、兴绿、护绿”行动,为群众增添身边的绿、眼前的美,奋力打造“颜值靓”“景色优”的林区生态环境。

城关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为进一步巩固提升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成效,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走深走实,城关镇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创建美丽宜居宜业乡村。

聚焦全域清理,扮靓农村人居环境颜值。坚持落实清理保洁机制,发动党员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等力量,聚焦道路沿线、房前屋后、河道沟渠、田间地头等重点区域,以点带面,全域推进,开展拉网式清理行动,彻底清除遗留垃圾,持续提升乡村风貌,切实增强群众的幸福感与满意度。

聚焦顽疾整治,提升人居环境治理实效。紧盯陈年垃圾、卫生死角盲区等环境治理难点痛点,组织人员扎实开展整治工作,做到发现一处、整治一处、减少一处,彻底清理环境顽瘴痼疾,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由表及里全面提升,切实巩固治理成果。

聚焦健全机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坚持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健全督查反馈机制。镇执法队每周一、三、五进行定期巡查,发现问题限时交办销号整改,切实提升治理成效。建立“红黑榜”定期通报曝光制度和“巾帼家美积分”超市评比奖励机制,激发广大群众“主人翁”意识,形成“全民参与、人人争先”的良好格局,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由“短期清理”向“长效管护”转变。

城关镇将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链条,全面构建“上下联动、网格管理、责任到人”的治理格局,突出日常清理、整治提升、常态长效机制,持续加大宣传力度,高标准、严要求,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提档升级,推动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永昌:守护祁连筑牢绿色生态安全屏障

冬日的祁连山雪峰林立,冰川纵横,山间云雾缭绕犹如仙境;冰川在山谷间蜿蜒爬行,缓缓流淌出清澈的溪流,汇聚成奔腾不息的东、西大河,宛如两条生命的纽带,贯穿永昌县境。

自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建设以来,永昌县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国家公园建设理念,加大对祁连山环境保护的力度,组织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推动了祁连山环境持续好转,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较好的栖息条件,曾经消失在大家视野中的许多野生动物又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

张得团,东大河自然保护站三岔资源管护站一名生态管护员,此时正在和同事们进行冬季山林巡查。一路巡护,一路攀爬,一边拍摄一边记录。祁连山四季都美,但巡山并非常人想象那样惬意,监测野生动物、记录巡护监测情况……这些都是护林员的日常工作。

“我们管护区面积为99585亩,管护站有7名护林员,我们每月巡护不少于10天,在山上巡护不少于20天。”张得团告诉记者。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永昌段位于河西走廊祁连山中部,由东大河自然保护站管护,下设六个管护站,像张得团这样的生态护林员有46人。

东大河自然保护站业务股负责人药蒸说:“我们东大河自然保护站在辖区布设红外相机,先后拍摄到旗舰物种雪豹在野外活动的珍贵影像,还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马麝,还陆续拍摄到棕熊,白唇鹿,马鹿,狍鹿,石貂,藏狐,猞猁,豺等珍稀野生动物。”

近年来,永昌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着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森林草原防火、信息化建设等工作,全力巩固祁连山生态环境治理成效。

如今的祁连山脉山高、天蓝、云白,一排排青海云杉错落有致,林海深处,成群的马鹿漫步在山梁上,岩羊犹如精灵一般在陡峭的山崖上跳跃,它们成为祁连山生态环境变化的“见证者”。

永昌工业园区召开重点排污企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会

12月27日,永昌工业园区召开重点排污企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会。永昌工业园区管委会,工业园区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园区相关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及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园区污水处理厂通报了2024年度运营情况,永昌工业园区通报了2024年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并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

会议要求,生态环境保护是园区发展的基石和企业的底线,是顺应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正确认清形势,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贯穿于园区发展全过程。园区各企业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认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在污染防治上精准发力,针对不同类型污染物制定精细化的治理方案,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制度;重点排污企业按要求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实现实时监控,要加强环保设施运行、维护和管理,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园区要坚决履行并落实好监管责任,牢牢守住环保底线,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持续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深入细致做好各企业工业固废规范化处置、污染物达标排放、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等方面存在的风险隐患排查,并积极督促整改。要始终树牢“环境保护一盘棋”的思想,园区和企业群策群力、合力攻坚,汇聚起推动永昌工业园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持续向好的强大合力,确保园区绿色、和谐、可持续发展。

东寨镇以落实“河湖长制”力促“河湖长治”

今年以来,东寨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严格落实“建立管理机构、明确工作目标、落实管理责任、严格管理考核”工作要求,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抓实抓细河湖长制各项工作,推动河流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夯实乡村两级组织堡垒,推动合力共治。东寨镇紧扣《永昌县2024年河湖长制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等文件要求,定期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河长制工作法律法规和会议文件精神,安排部署河长制工作,不断健全完善镇村两级河长治理体系,建立起河道巡查和日常管理长效机制,明确巡查人员、巡查周期、巡查范围和巡查内容,将目标任务和职能职责层层分解到村、到人。目前,辖区范围内10条河道全部落实具体责任人,全镇共有镇级总河长2人、镇级河长10人、村级河长13人,实现辖区河长制责任全覆盖。

采取有效措施履职尽责,开展综合整治。东寨镇牢牢把握河长制精准施策的关键,立足实际、因河施策,根据辖区河沟,分别制定完善“一河一档”,规范运行机制,明确河长标准化规程,为全面落实河长制提供了基础保障。镇河长制办公室定期开展专项督查检查,联合派出所、综合执法队等部门,定期开展河道违规采砂采石、河道乱堆乱建等专项整治行动,通过“甘肃河湖长制”APP督促镇村两级河长开展巡河工作,坚持发现问题、限期整改,标本兼治、治管并举。截至目前,镇村两级河长共计巡河1014次,巡河率达136.29%,疏通河道3处,清理河道垃圾500余立方米,实现河道治理工作常态化、治理成果长效化。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宣教,提升护河意识。充分借助“世界水日 中国水周”“世界环境日”等时间节点,采用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宣讲水资源保护和河长制法律法规等方式,营造全社会关爱河流、珍惜河流、保护河流的良好氛围。镇村两级河长结合各自职能,常态化组织驻村干部、村干部进村入户,耐心为群众讲解爱河护河相关知识,重点宣传推行“河长制”重大意义,倡导广大群众从自身做起,牢固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共同履行“水环境”保护责任。截至目前,共悬挂横幅7条,更新公示牌13块。

东寨镇将继续加大对河湖沿岸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全面排查各类安全环保隐患,不断提升河湖管护水平,守好生态环保和河湖安全底线,共建“河畅湖清、水净堤固、岸绿景美”的美好生态环境,让河湖“长治久清”。

县市信息公开平台
部门信息公开平台
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
公共企事业信息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