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指挥部旧址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指挥部旧址,位于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城南街十字路口东侧。东南侧为二号小区,西靠县城清真寺,北临解放路。土木结构,歇山顶,坐南向北,东西宽32米,南北长37米,占地面积1184平方米。共15间房屋,建筑面积420平方米。
红西路军总指挥部旧址,原为民国二十一年(1932)县城兴泰洋行的老宅子,天主教会购买这座老宅子后改建成天主教堂。19世纪40年代,德国传教士出资进行了修缮。1936年红西路军鏖战永昌期间,将总指挥部设于此,是河西地区唯一保存至今的红西路军总部指挥部旧址。
1936年11月18日,红西路军进占永昌县城,11月21日,红西路军总指挥部进驻天主教堂,在此处办公。这里成了红西路军总部召开重要军事会议,上传下达中央军委指示,徐陈两人指挥河西各战场,汇报红西路军在河西战场作战情况,连接西路军与陕北中央的神经中枢。
总指挥部的陈列主要有:
一、往来电文。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从1936年11月18日占领永昌,到12月27日深夜撤离永昌,总指挥部共收到中央军委发出的电文55份,与此同时向中央军委汇报电文16份。这些往来的电文资料表明:红西路军在河西地区作战,完全是根据中央军委指示执行的。
二、筹建红色政权。红西路军军政委员会根据中央军委11月19日电报:“你们任务应在永昌、甘州、凉州、民勤地
区创立巩固的根据地……扩红、筹资,准备灭敌”的指示精神,11月22日,红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在此发布了《告指战员书》,号召全体指战员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克服一切困难,坚决战胜敌人,加紧创造永凉(山)革命根据地,为完成党中央赋予的光荣任务而奋斗。11月23日,在总部召开了城乡百余名群众代表参加的永昌县各界群众代表大会,成立了“中华苏维埃永昌区(县)临时政府”。徐向前、陈昌浩、李卓然等出席并讲话。11月底,永昌各地相继成立了
13个乡村级基层苏维埃政权。12月5日,召开了社会各基层政权人民代表、红军指战员代表和城内外部分群众共千余人参加的中华苏维埃永昌区(县)政府成立大会,民主选举产生以手工业工人、农民和红军干部为主体的13名委员组成的政府委员会,张仲科任主席,狄万川任副主席。同时成立青年大队、妇女会、儿童团。
三、指挥战斗。红西路军占领永昌后,国民党总统蒋介石坐镇西安亲自调兵遣将督剿红军。马步芳、马步青遂纠集
正规军和地方民团12万之众,依仗骑兵优势,配合飞机、大炮向永昌、山丹一线的红西路军驻地疯狂进攻。红西路军指战员在永昌境内的八坝,东寨、东十里铺、水磨关、水泉子、城郊等地,与马敌浴血奋战四十余天,击毙击伤敌6000余人,击毁敌机1架。与此同时,2000余名红西路军指战员为保卫红色政权牺牲在永昌大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为执行新任务,12月27日深夜,红西路军部队撤离永昌县城继续西征。
四、红色文物。红西路军总指挥部展厅陈列了军政委员会委员办公用品。如电话机、桌椅、油灯、毡鞋、草鞋、红
军帽、布告、枪械、大刀、长矛等。
1982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由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进行过修缮。2005年12月被中共金昌市委确定为金昌市党史教育基地。2015年7月由永昌县文物管理所移交红西路军永昌战役纪念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