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有一个“国字号”湿地公园
永昌北海子国家湿地公园于2015年12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进行建设。湿地公园位于永昌县中部,西起武当路西侧边缘,东至金川峡水库东侧,北起金川峡水库北侧水库管理站,南抵北海子公园沙枣林南侧边界,主要由金川峡水库、金川河输水河道及北海子湿地风景区三部分组成。
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918.2公顷,湿地面积700.1公顷,现状湿地率为76.3%,为内陆湿地,类型丰富多样,包括河流湿地中的永久性河流湿地;沼泽湿地中的草本沼泽、沼泽化草甸、淡水泉湿地;人工湿地中的库塘、输水河、水产养殖场三类七型,是典型的河流湿地-淡水泉斑块潜水潭-草本沼泽斑块类型,是研究河西走廊东段荒漠河流-涌泉-库塘复合湿地生态系统的理想场所。甘肃永昌北海子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为石羊河流域水生态安全及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提供重要支撑,同时还能发挥其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功能,为河西走廊湿地保护与资源利用提供典型示范。
永昌北海子国家湿地公园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种子植物44科121属174种,其中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42科109属172种;鸟类13目30科82种,兽类5目7科10种,爬行类2目3科6种,两栖类1目2科2种,鱼类2目3科16种,其中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黑鹳、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白尾鹞、大天鹅、白琵鹭、雕鸮等8种。
北海子国家湿地公园分为五大功能区,分别是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其中保育区总面积735.4hm²,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80.09%,恢复重建区总面积为146.5hm²,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15.96%,宣教展示区总面积为6.4hm²,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0.70%,合理利用区总面积为28.4hm²,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3.09%,管理服务区总面积3.4hm²,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0.5%。
永昌县按照“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持续加强湿地公园保护与恢复力度。针对湿地公园紧邻城区、人口密度大,周边耕地交错、人为干扰和破坏较大的现状,自2012年以来,永昌县政府投资2.5亿元实施了退耕还湿、征地搬迁工程,将北海子村四个社的363户831人进行搬迁安置,共征收土地2496亩、恢复湿地面积960亩;对186亩耕地及附属用地进行退耕还湖,从源头上解决了围垦、侵占、污染等破坏湿地的问题,进一步扩大了湿地的范围。
自2015年被列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以来,结合中央专项资金和地方配套建设资金,永昌县进一步加大湿地的科学保护力度,先后申请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200万元,整治泉口20个,恢复水域3公顷,建设生物围栏2公里(栽植柳树1406棵)、网片围栏8公里,设置界桩60个、界碑4个;购置必要保护湿地设施设备,安装监控、防火预警系统,维修改造湿地保护管理用房;建设绿化景观带140亩,设置宣教长廊三处,目前景观带和宣教长廊项目正在施工建设中。今年,县政府又投资1500万元对北海子公园进行提升改造,工程完工后可恢复湿地80亩、修复泉眼10余处,配套建设消防道路及基础设施。
流水潺潺的自然湿地风景,松柏环绕的红西路军烈士陵园……经过近年来的保护和建设,基于浓郁文化底蕴建立的永昌北海子国家湿地公园,已成为永昌人民的天然氧吧、文化长廊和避暑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