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县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1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县自然资源局 发布时间:2022-09-30 19:16 【字体:

任一军代表

提出的“关于解决对沙沟岔村八社生态林置换经济林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03年,城关镇沙沟岔村8社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实施退耕还生态林117亩,栽植杨树1.4万余株,累计兑现补助资金23.4万元。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不仅使县生态林业建设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而且对区域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为保证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国家将已到期的退耕还生态林再次纳入森林抚育补助20元/亩)范围,但农户因补助偏低,拒绝实施,造成项目落地意义不大。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我局已对全县退耕还林比较效益偏低、退耕户积极性较高、改造更新前景乐观的部分退耕还林进行了更新改造。止目前,已完成对城关镇金川西村、朱王堡流泉村14社张祯、喇叭泉林场1394.45亩退耕还林更新改造,改造合格面积批复总面积的70%以上,陆续已有部分乡镇报更新改造任务。根据沙沟岔村退耕还林实际下一步我们将好以下几个方面:

二、下一步工作

(一)逐步实施更新改造工程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充分尊重退耕农户意愿的基础上,结合全县林业发展实际和沙沟岔实际情况,城关镇沙沟岔已干枯死亡的退耕地块,先制定短中期更新改造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逐级上报省林草主管部门批复,待批复后逐步逐块实施退耕还林改造更新工作。在树种选择上优先考虑经济林和生态经济兼用树种,力争通过二至三年的时间完成沙沟村村8社退耕还林的改造更新工作,切实增加退耕农户经济收入

二)适度推进效益提升工作。按照因地规划、生态经济效益兼顾的要求,对目前保存率较好、林木长势较好的退耕地块按规定审批后适度开展抚育采伐,采取整行采伐等措施,有效扩大行距,合理利用林中空间,发展林下经济,实现林农结合、林禽结合,以地养林、以林促禽的发展格局,既可以提升退耕还林经济效益,又可以增加农户收入。

(三)积极落实抚育管护资金。我局将积极向省市主管部门衔接汇报通过多层次、多渠道争取有关退耕还林管护等方面的专项资金,保持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同时,我局争取退耕还林抚育管护资金纳入市县财政预算,逐步建立林地林木抚育管护投入补贴长效机制逐步将退耕还林管护工作推向政府化、社会化良性轨道,切实解决抚育管护资金短缺的实际困难努力实现退耕还林永续发展。 

感谢您对我县退耕还林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永昌县自然资源

2022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