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编制说明


来源:县科技局 发布时间:2022-08-16 19:24 【字体:

《永昌县“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编制说明按照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十四五”县级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将《永昌县“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情况说明如下。

一、编制依据

本规划依据:

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科技创新地位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创新道路论,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科技创新体制论,改革科技体制激发创新活力;科技创新战略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主体论,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科技创新目的论,使科技成果更充分地惠及人民群众;科技创新目标论,建设科技强国;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论,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

二是国家省市县重要文件及规划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甘肃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中共金昌市委关于制定金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金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金昌市 “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中共永昌县委关于制定永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永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从国家战略布局、省市级发展重点和县级精准定位出发,研究明确“十四五”时期永昌科技创新发展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点措施等。

二、编制过程

第一阶段 前期调研阶段,2020年9月-2020年10月

《规划》编制工作于2020年9月正式启动。规划编制组深入总结评估永昌县“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情况,综合运用实地调研、座谈交流等方法全面开展规划编制前期的调研工作。

第二阶段 规划编制阶段,2020年11月

规划编制组立足永昌实际,紧盯国家和省市的重大战略部署,落实相关政策、规划和工作安排,围绕经济、产业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大需求,认真分析研判各领域的科技创新现状,研究应对新阶段、新格局、新目标的创新链布局,全面吸纳各方智慧力量,系统谋划“十四五”时期永昌县科技创新工作,形成《规划》(初稿)。

第三阶段 征集意见阶段,2020年12月

规划编制组面向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以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广泛征集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两次通过书面形式征集永昌县直相关部门 、重点科技型企业等相关单位的意见建议。在充分吸纳各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对规划文本进行完善,形成《规划》(意见稿)。

第四阶段 修改完善阶段,2021年1月-2021年7月

规划编制组在广泛吸纳各方合理化建议的基础上,依据《“十四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甘肃省 “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金昌市 “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永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等文件精神对规划作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并再次通过书面形式征集永昌县直相关部门 、重点科技型企业等相关单位的意见建议,在充分吸纳各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对规划文本再进行完善形成规划送审稿。

第五阶段 专家评审阶段,2021年7月

2021年7月30日,县科技局组织相关领域5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对规划进行了评审。通过听取汇报、审阅规划文本和相关资料,经质询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规划》编制思路清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措施可行,达到县委县政府对重点专项规划的要求,同意通过评审。

三、主要章节内容

(一)主要章节

规划总体由四章组成。第一章,梳理永昌县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第二章,总体上提出指导思想和目标。第三章,提出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支撑体系构建、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任务。第四章,从组织领导、规划协调、宣传引导、监测评估等方面提出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二)重点内容

永昌县“十四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从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支撑体系构建、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建设三个方面布局。

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方面按照围绕优化发展第一产业,改造提升第二产业,培育壮大第三产业,以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发展为核心,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促进我县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方向。科技创新重点支撑现代农业、新型循环化工产业、装备制造业、新能源和生态环保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

科技创新支撑体系构建主要包括培育壮大科技创新型经营主体、科技创新型园区(乡镇)建设、优化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创新型人才集聚培育、融入“一带一路”协同创新体系等。

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建设主要包括改革完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推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强化公民科技素质教育等。

四、衔接论证情况

一是坚持开门问策。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规划编制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开门做规划,广泛凝聚社会各界智慧力量,增强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和针对性。规划编制组面向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以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重点企业负责人广泛征集对《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

二是多方征求意见建议。规划编制组先后通过书面征集、座谈交流的方式广泛征集市科技局、县政研室、发改、农业农村、工信、市场监管、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河西堡工业园、永昌工业园区、各乡镇、甘肃省农科院永昌试验站等相关部门等多方意见建议,集中对规划的目标任务、重大举措和工程、重点产业布局作出深入修改论证。

三是注重规划衔接。为进一步提高《规划》的衔接性,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吸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甘肃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 《中共金昌市委关于制定金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金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金昌市 “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中共永昌县委关于制定永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永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等国家和省市县规划精神,同时考虑了与“十三五”时期相关规划的接续性,特别是与《永昌县创新驱动发展规划(2019—2023)》的接续。

目录

第一章 发展基础- 1 -

一、发展成效- 1 -

二、发展环境- 2 -

第二章 思路目标- 4 -

一、指导思想- 4 -

二、基本原则- 4 -

三、总体思路- 5 -

四、发展目标- 5 -

第三章 重点任务- 8 -

一、实施重点产业培育工程- 8 -

(一)现代农业- 8 -

(二)新型循环化工产业- 9 -

(三)装备制造业- 10 -

(四)新能源和生态环保产业- 12 -

(五)现代服务业- 13 -

二、实施科创空间优化工程- 14 -

(一)打造科技创新廊道- 14 -

(二)创建高能级创新园区- 15 -

(三)构建科技创新支撑节点- 16 -

三、实施创新资源集聚工程- 16 -

(一)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17 -

(二)提升创新平台建设水平- 18 -

四、实施创新人才引育工程- 18 -

(一)大力引育高端创新人才- 19 -

(二)实施本地人才培育行动- 19 -

(三)加快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19 -

(四)持续优化引才用才政策环境- 20 -

五、实施创新生态营造工程- 21 -

(一)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21 -

(二)强化重大创新政策供给- 21 -

(三)培育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22 -

(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22 -

(五)着力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22 -

(六)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23 -

第四章 规划实施保障- 24 -一、加强组织领导- 24 -二、加强规划协调- 24 -三、强化宣传引导- 24 -四、实施监测评估- 25 -